【凉州词三首全文】《凉州词三首》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,以其雄浑豪放、意境深远而广为流传。这组诗以边塞风光为背景,描绘了戍边将士的豪情与思乡之情,语言简练,情感真挚,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。
一、作品概述
《凉州词三首》是王之涣创作的三首七言绝句,内容多围绕边塞生活展开,反映了唐代边疆战士的生活状态与心理活动。虽然“凉州”并非王之涣所处时代的实际地名,但其借古喻今,展现了对边疆战事的关注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。
二、原文及释义
首数 | 原文 | 释义 |
第一首 | 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 | 黄河从遥远的天边蜿蜒而来,一座孤城矗立在高耸的山峰之间。羌笛为何要吹奏杨柳曲?因为春风无法吹到玉门关外。 |
第二首 | 单于北望拂云堆,杀马焚舟祭酒杯。欲问行人归日近,西窗剪烛话归来。 | 匈奴首领向北眺望拂云堆,杀马烧船举行祭祀。想要询问远行的人何时归来,只能在西窗下剪烛等待。 |
第三首 | 玉门山嶂几千重,山北山南总是烽。人作战时马嘶血,将军白发夜悲风。 | 玉门山层峦叠嶂,山南山北战火不断。战士厮杀,战马嘶鸣染血,将军白发苍苍,在夜里悲叹风声。 |
三、艺术特色总结
特色 | 内容说明 |
意象丰富 | 诗中运用“黄河”“孤城”“羌笛”“玉门关”等意象,营造出边塞的苍凉氛围。 |
情感深沉 | 表达了对边疆战士的同情、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的渴望。 |
语言凝练 | 全诗用词简洁,却富有画面感和感染力,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。 |
情景交融 | 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的结合,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思想深度。 |
四、结语
《凉州词三首》不仅是唐代边塞诗的典范之作,更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。它不仅展现了边塞风光的壮阔,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。至今仍被广泛传诵,成为后世文人学习和借鉴的重要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