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注释】《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》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,内容描写诗人与友人史郎中在黄鹤楼上听笛的情景,借笛声抒发了对人生、历史和自然的感慨。以下是对该诗的注释总结。
一、诗歌背景简介
这首诗写于李白被贬谪期间,表达了他对时局的不满、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故土的思念。诗中通过“黄鹤楼”这一著名地标,营造出一种苍凉、悠远的意境,配合“吹笛”的场景,增强了情感的表达。
二、注释总结
词语 | 出处 | 含义/解释 |
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| 题目 | 与友人史郎中一起在黄鹤楼上听人吹笛 |
黄鹤楼 | 首句 | 位于今湖北武汉,为古代名楼,常用于登高望远、抒发情怀 |
咸阳古道 | 第二句 | 指长安附近的古道,象征历史变迁和离别之情 |
三更月 | 第三句 | 深夜时分的月亮,营造孤寂氛围 |
五陵年 | 第四句 | 指汉代五座帝王陵墓所在地,象征盛唐繁华已逝 |
谁家玉笛暗飞声 | 第五句 | 谁家的笛声在夜晚悄然响起 |
散入东风满洛城 | 第六句 | 笛声随风飘散到洛阳城中,暗示思乡之情 |
此夜曲中闻折柳 | 第七句 | 在这夜里听到笛曲《折柳》,寓意离别 |
何人不起故园情 | 第八句 | 是谁不会因此而想起故乡的情感 |
三、诗意简析
这首诗以“听笛”为线索,通过描绘黄鹤楼上的环境和笛声,引出了对历史、人生、故乡的深沉思考。诗中既有对盛唐辉煌的追忆,也有对现实处境的无奈。李白用简洁的语言,传达出一种苍凉而深远的情感,使读者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。
四、创作特点
- 意象丰富:如“黄鹤楼”、“三更月”、“五陵年”等,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感。
- 情感真挚:通过对笛声的描写,表达出对故乡和过往的怀念。
- 语言凝练:全诗仅八句,却层层递进,情感深厚。
五、结语
《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》不仅是一首描写听笛的诗,更是李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,对人生、历史、情感的深刻反思。它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豪放与忧郁并存的特点,值得细细品味。
如需进一步分析某一句或探讨其历史背景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