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港大校训明德格物是什么意思】“明德格物”是香港大学(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,简称HKU)的校训。这一校训源自中国古代经典《礼记·大学》中的名句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其中,“明德”意为彰显光明正大的品德,“格物”则指探究事物的原理。港大将这一理念作为校训,旨在强调教育不仅要追求知识的广度与深度,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。
港大校训“明德格物”融合了中西方的教育理念。它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道德修养的重视,也包含了西方科学精神中对真理探索的追求。通过“明德”,学校希望学生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;通过“格物”,鼓励学生不断探索、求真务实,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和专业的学者。
校训含义对照表:
词汇 | 拼音 | 含义解释 | 来源/背景 | 教育意义 |
明德 | Míng Dé | 明显、彰显光明正大的品德 | 出自《礼记·大学》 | 强调道德修养与人格完善 |
格物 | Gé Wù | 探究事物的原理与规律 | 出自《礼记·大学》 | 鼓励学术研究与理性思维 |
港大校训 | - | “明德格物”是香港大学的核心精神 | 结合中西文化精髓 | 培养具有道德责任感与科学精神的人才 |
小结:
港大校训“明德格物”不仅是校园文化的象征,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期望。它提醒每一位港大人,在追求知识的同时,也要注重品德的修养;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,也要保持对社会的责任感。这一理念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港大的教育实践与校园氛围。